歷史是不能忘記的。那是1991年夏天,共和國發(fā)生了歷史上罕見的一場洪澇災害。滁河沿岸的蘇皖人民,以國家利益為重,為保津浦鐵路暢通,泄洪蓄水,淹沒家園,做出了巨大的犧牲。黨中央、國務院領導同志,先后趕赴災區(qū),站在橫跨滁河的曉橋上,望著滔滔洪水和無家可歸的災民,心情異常沉重,當即指示隨行的鐵道部負責同志:盡快修建滁河鐵路防洪自保工程,防止再次發(fā)生這樣的悲劇。
1992年2月11日,鐵道部長李森茂,向國務院遞交了有關這一工程方案的報告。國務院領導很快批準了這份報告。鄒家華和朱镕基副總理也相繼作了批示。
勘測設計,招標議標,征地拆遷,設營安家,一切都在緊張、熱烈、快節(jié)奏地進行……
5月19日,從云貴高原、泰山腳下、黃浦江畔等地趕赴現(xiàn)場的鐵道部第四、十四、十六工程局,上海鐵路局二公司和南京鐵路分局一公司等單位的3000名建設者,顧不上洗去征塵,迅速拉開了拼搏的序幕。他們必須在一年里完成正常情況下3年才能完成的艱巨任務。
滁河鐵路防洪工程全長13.5公里。要建33座橋涵,其中滁河特大橋長2858.76米,需運40萬立方米土、砂和片石,還有車站改造、房屋建筑、給水、通電和信號安裝等工程,要求1993年汛期前全部竣工。
1992年金秋時節(jié),我們來到南京鐵道部“一號工程”——津浦鐵路滁河防洪工程建設工地采訪。3000名建設者頂烈日、冒酷暑、搶時間、保工期,艱苦奮斗、無私奉獻以及當?shù)攸h政軍民大力支援的動人場景,像滾滾熱流撼動著我們的心。在號稱“火爐”的南京盆地施工,建設者經受了難耐的炙烤。從石家莊鐵道學院畢業(yè)分來的女大學生丁昆,來工地不到一周,細白嫩紅的臉上長滿了疙瘩,嘴唇上生滿了水泡,短袖下露出的兩只鐵紅色的胳膊,正一層層地脫皮。對著鏡子,姑娘哭了。但她抹去眼淚,又奔上工地。
烈日下,控制全線工期的滁河特大橋工地。128號墩基礎正加緊灌注,半小時,一小時,灌注還不到一半。被大伙稱作“鐵漢”的十四局二處一隊隊長王萬強,運送混凝土熱得汗如雨下,額頭上的青筋凸現(xiàn)。他跳下翻斗車,一頭扎進冷水缸里。接著又舀起一盆冷水,從頭上澆下。他晃了晃腦袋,抖了抖身子,旋即又躍上翻斗車大干。10多名工人學著他的樣子,痛痛快快、拼死拼活地干了近3個小時。
夜深了,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早已進入了夢鄉(xiāng)。滁河大橋92號墩基坑中,十四局三處十一隊一班班長陳克發(fā),正率領9名工友們在泥水里挑燈夜戰(zhàn),清除塌方。頭晚8點多鐘,一場暴雨使挖了近50立方米、已經立模、正待灌注的基坑前功盡棄。挖掘機因稀泥無法開進,他們只好靠人力挖淤。汗水順身流淌,泥水四處飛濺。赤膊上陣,只穿短褲的10名職工,個個成了“泥猴”。
他們用鍬挖,拿袋裝,憑肩扛。凌晨4點,正持鍬挖泥的共產黨員孟賢明,猛感腳板被銳利的片石扎破。他一陣劇痛,身體顫抖了一下。隨即咬咬牙,又繼續(xù)干了起來。天亮時分,奮戰(zhàn)一夜的10名職工,終于戰(zhàn)勝了塌方。
施工中,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發(fā)揮聰明才智,大膽進行革新、創(chuàng)造,運用新成果、新技術,精心指導,嚴格把關。四局六處五隊在現(xiàn)場制梁中,首次采用預應力夾具全新工藝獲得成功。不僅爭取了時間,而且提高了質量。
滁河大橋工地拼裝龍門架時,由于道路和場地狹窄,大型吊車進不來,24噸重的鋼梁無法吊到17米高的橫架上,眼看就要窩工。著名全國勞動模范,素有“革新迷”之稱的十四局二處工人技師徐渭泉,為此幾乎一夜未合眼。他帶領一個工班,在段長南貴義的支持和工程師蔣寧生、張學凱的配合下,采用獨腳穿心扒桿,安上滑輪,用卷揚機配合吊裝,順利地把鋼梁架了上去。
鐵道部“火車頭獎章”獲得者,上海局二公司63歲的退休干部吳永富,受聘主抓管區(qū)安全、質量。他每天起早貪黑,沒日沒夜地操勞,短短3、4個月,本來就瘦弱的身體又減輕了3、4公斤。58歲的滁河鐵路防洪工程指揮部總工程師鄧佛增,患有嚴重的膽結石和高血壓,仍冒著高溫酷暑,奔波在13.5公里的戰(zhàn)線上。
建設者不是苦行僧。然而,為了國家重點工程建設,他們舍小家,顧大家,把情和愛,把一腔腔熱血,都傾注在滁河鐵路防洪工程上。沒有節(jié)假日和星期天,不分陰晴和晝夜。80%以上的職工家在農村,麥、稻收割,房屋修造,卻無人要求回家?guī)兔。有的職工甚至在老人病故、妻子分娩、兒女病重期間,都未能回去看看。他們是國家的脊梁。
工期緊,任務重,壓力大,困難多。滁河兩岸黨政軍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,熱情地為建設者排憂解難。
頑強拼搏,無私奉獻,忘我支援,匯成了一股無堅不摧,戰(zhàn)無不勝的力量。滁河鐵路防洪工程指揮部負責人朱有龍欣慰地說:“1993年汛期前,一項牽動千家萬戶和黨中央、國務院領導之心的宏偉工程,將按期優(yōu)質勝利竣工,巍然屹立在滁河岸邊!”(李佩山 王運琥)
(注:照片來自網(wǎng)絡,向攝影者致謝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