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,最重要的是做到自己的保險需求、產品的保障范圍和支付保費能力三者的互相匹配。當這個核心要素滿足以后,可適當比較保險公司的服務水準、產品的價格和收益率 等因素。只有這樣,才能買到最“適合”的保險。
至于購買保險最合適的年齡,是個無法回答的問題,因為任何人在任何年齡階段,意外事故、疾病發(fā)生以后,都需要經濟保障。這些保障可能來自你自己的收入,可能來自家庭,也可能來自 社會保障,但很多時候這些都不足以抵御風險,那么就需要一份商業(yè)保險進行補充。
對于未成年人而言,其父母有充分的經濟能力應付任何情況下孩子的疾病、意外和教育金,那么少兒保險可有可無;如果父母尚不具備這樣的能力,就應當考慮商業(yè)保險。
而對于未成年孩子的父母來說,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,應當為自己構筑充分的保障。需要為自己購買較高額的壽險、意外險和大病保險。這樣的話,萬一發(fā)生意外,可使孩子和家庭得到經濟 保障。
對于工作不久、尚未成婚的年輕人,雖然負擔不重,也必須考慮父母日漸衰老,一旦遇到不測,父母最好能照顧好自己。所以需要一份高額的意外傷害保險,同時結合社保情況酌情購買醫(yī)療 保險。
對于已經退休的老年人,在這個時候,保險顯得可有可無。由于這一階段各種保險的費率都很高,應該主要依靠自己早年積累的養(yǎng)老金和子女贍養(yǎng)。如果考慮到為子女減輕壓力,也可投一些 保費不高的意外險等險種。
當然,如果以后我國開征遺產稅,為了盡可能多的將自己的財產傳給子女,也可為自己購買高額壽險以避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