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7日,廣州市政府發(fā)布《廣州市加快發(fā)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》,其中一條“租購同權”引爆了輿論。
對房東的影響反而更大
“有了租購同權以后,怎么能通過租房上更好的學校?”8月14日晚7點半,廣州市建滔廣場四樓,一位家長拋出的問題,引發(fā)了一陣笑聲。這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為家長免費舉辦的“2018廣州幼升小全年規(guī)劃講座”。
培訓老師回答,要想通過租房上“名校”,基本沒有可能。“租房入學的政策在廣州一直都有,不是新的政策。”“租購同權細則還沒出,但對租房者其實影響不大,對房東的影響反而更大。”
前來參加講座的學生家長王霞也對租購同權的細則非常關心,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她用什么方式把手里一套學位房租出去。
“這套房子租給普通租戶,就是每個月4000元。”王霞說,她看到有媒體報道,如果要占用房東的學位,有房東要一次性收取12萬元的“學位占用費”。
這正是一些教育學者擔心的問題。在教育資源供需緊張的一線城市,學區(qū)房高燒不退,租購同權又將教育和租房捆綁在一起,可能不僅不會降溫,還會引發(fā)新的問題。“你用房東的學位,任何一個房東肯定都要收一筆錢。”王霞態(tài)度篤定,“只收4000元房租,那是不可能的。”
事實上,如果仔細研讀《廣州市加快發(fā)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》會發(fā)現(xiàn),第一句話的前半句“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”,嚴格意義上看并非新提法,包括杭州、廈門和廣州自身,此前都有相關政策已經在操作。但后半句的“保障租購同權”,卻猶如在水中投下一個炸彈,激起水花一片,引發(fā)了無數(shù)想象和爭議。
不少自媒體文章毫不吝嗇地夸贊稱,“通過租房可以就讀名校,學區(qū)房將成為歷史”。 新概念引發(fā)的質疑聲也很強烈。國家發(fā)改委城市和小城鎮(zhèn)改革發(fā)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出,“現(xiàn)在讓租賃人和產權人享受一樣的學區(qū)入學待遇,結果可能是:房屋賬面價值沒有上漲,但租賃價格急劇上升,只是資源置換的形式變成了房租。”
面對沸沸揚揚的社會輿論,一位接近廣州住建委的人士坦言,租購同權體現(xiàn)了廣州市一個良好的愿景,但至于能不能真正實現(xiàn)、能實現(xiàn)到多大程度,是否會引發(fā)新的問題,現(xiàn)在都不得而知,要取決于未來細則如何制定。
“租購同權這個概念,對我們基層教育部門來說,意義不大。”廣州市天河區(qū)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汪明徽說,因為原來也沒有歧視,只是在實際中,因為教育資源所限,只能力所能及地解決。
汪明徽所言不虛。事實上,在廣州各區(qū)的入學政策中,租房入學的政策一直就有。這些規(guī)定背后,基本指向一個事實:父母只要有廣州戶口(多數(shù)都是集體戶口或掛靠戶口),子女都可以通過租房就讀公辦學校,差別主要在于是“對口生”還是“統(tǒng)籌生”。
“對口生”大多針對自有房產者子女,購買商品住宅可以和某一個學校的學位一一對應, 而“統(tǒng)籌”生進入的小學由教育行政部門統(tǒng)籌安排,住房和學校無法一一對應。
汪明徽說,從現(xiàn)實來看,有戶籍沒房子的子女入學,一般屬于統(tǒng)籌生,“如果就近的學校有學位,都能進去就讀,但如果排滿了,就只能統(tǒng)籌到3公里范圍內,一切原則取決于該學校規(guī)模能不能承受今年學生總量。”
在他看來,租購同權帶來的最大問題是,很多父母覺得,即使某個小區(qū)對應學校的學位很緊張,但有了這個政策后,租房也能進去。“但結果可能還是進不去。”他坦言,“首先解決有房有戶口的,第二解決有戶口租房的,第三才能解決無戶口無房子的,總得有個順序。”
“租購同權并不是針對外來人口的一個政策,只是講了人戶分離的情況而已。房子不在這,租了房,就可以享受教育,不一定非要是外省人或者農村人。”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蔡禾表示,外界對這個政策存在誤讀。
他認為,租購同權從趨勢上看當然是好事,但在供給和需求有巨大差異的情況下,政府最終還是會制定一個辦法,要做出選擇,“只能放開一部分,這一部分讓什么人能進來?要訂個標準來遴選,遴選的條件會取決于政策優(yōu)先考慮什么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