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杭州靈隱寺中有一副對聯(lián):
上聯(lián)是“人生哪能多如意”,下聯(lián)是“萬事但求半稱心”。
人生在世共如此,有起有落是常態(tài)。
當我們的生活走入低谷,遇事皆不順的時候。
不妨來看看這三個字,或許能給你帶來“轉運”的機會。
1
“獨”:減少抱怨,不懼獨行
人在不順的時候,最容易犯的忌諱就是:
逢人都抱怨一嘴。
魯迅筆下的“祥林嫂”就是典型的代表。
祥林嫂出身凄苦,命運坎坷。
旁人頭回聽她訴苦,無不為她動容,因為她的凄苦處境聞者潸然淚下,深表同情。
周圍人也因為同情她的遭遇紛紛施以援手。
但祥林嫂似乎將抱怨痛苦當成了生活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逢人就說,遇人就抱怨不公。
久而久之,大家對她都“避之不及”,生怕聽見她的“陳年舊事”。
當抱怨變成了生活的常態(tài),那么生活也只剩下埋怨。
古話說得好:
“逢人不說人間事,便是人間無事人。”
生活總是苦樂參半,誰都是面上掛著笑容,背地里咽下辛酸的淚水。
沒有誰的日子能天天過得如意,沒有誰的生活不會有煩惱。
日子總是要過,人不能一味只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。
成年人的生活,萬般皆苦,唯有自渡。
活著就要遇山開山,見水架橋,其實一直陪著你的永遠都是那個了不起的自己。
減少抱怨,少一點怨天尤人的心態(tài)。
當心態(tài)轉變,生活的狀態(tài)也會隨之轉化。
你若盛開,清風徐來。
停止抱怨,好運氣也會為你到來。
2
“靜”:平心靜氣,靜能生慧
在知乎上有個提問:
“成年人最大的能力是什么?”
最高贊的回答莫過于:
“遇事不躁,處事不驕。”
一個人身在逆境時,最能體現(xiàn)他的修養(yǎng)。
遇見大事,不急不躁,能夠沉下心來,平心靜氣。
這樣的人離成功就近了一大半。
唐朝有個人名叫嚴森,他自小就仰慕少林寺的武藝。
于是他辭別父母上山拜師,山中的師父收下了他。
當他滿懷期待準備“大干一場”的時候,師父卻只讓他天天掃塔,從山腳一直掃到山頂。
三天之后,嚴森難耐掃地的無聊,索性“撂擔子”坐在山腳看風景。
就在此時,他看見每天掃塔的掃地僧拿著一柄掃帚,輕松就將方圓一丈的落葉掃成一堆。
他大為驚奇,于是上前問詢師父,這是什么功夫。
掃地僧答:
“無他,唯靜心爾。”
人生最高深的修行的就是——修心。
人活一世,重在煉心。
在紅塵中煉心,仍庭前花開花落,不為所動;
在世俗里沉心靜氣,看天邊云卷云舒,來去自如。
當你能將心靈修成一縷自由的風,那縱然是再壓抑的環(huán)境,再艱難的困境。
你也能游刃有余,轉危為安,化險為夷。
3
“隨”:隨遇而安,順其自然
現(xiàn)代人總喜歡把“順其自然”掛在嘴邊,那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“順其自然”嗎?
所謂的順其自然不是“擺爛”。
不是事到臨頭無所作為,而是竭盡所能之后的不強求,用盡全力后的放手一搏。
人生要隨,遇事不急,隨遇而安;
隨心去做,不考慮“如果”,只看結果。
人心要隨,同風一般,一路向前,不問歸期。
用一顆隨遇而安的心,做隨心所欲的事。
這一生,循序漸進,持續(xù)地進步改善自己,是最難得的成就。
人在低谷時,任何事都不用強求。
做到問心無愧,就已竭盡所能,至于結果如何,一切交給時間。
做人最怕的就是沒做之前先瞎想,做的時候畏手畏腳。
在逆境時,不妨抱著破后而立,不破不立的心態(tài)去做。
也許,看似無路可走的地方,拐個彎又是片新天地。
▽
老天爺從來都是公平的,它想要幫助一個人,就不會讓他活得安穩(wěn)。
生活的困境、人生的逆境,都是老天爺給你的禮物。
它逼著你去折騰的時候,千萬別去抱怨。
或許這一切,不是你的本意,但一切的發(fā)生皆自有天意。
要相信,否極之后必見泰來,長夜漫漫終有白日來終結。